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嘉禾聚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20号院1号楼丽泽SOHO 京ICP备2023017704号
电话:15611817788 邮编:100073 邮箱:ghe@ghe-cn.com
2024年7月2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环办便函〔2024〕216号)(以下简称《2023、2024配额分配方案》)。相比全国碳市场第一、第二履约周期配额分配方案,本次《2023、2024配额分配方案》在实施范围、配额计算方法、发放方式、配额清缴、配额结转等方面做出了新的要求和规范,推进我国全国碳市场运行机制不断深化完善,充分发挥通过市场机制促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效果。
《2023、2024配额分配方案》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重要更新:
一是对实施范围与履约要求做出重新要求。在实施范围方面,本次方案提出“重点排放单位因使用电力产生的二氧化碳间接排放不再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范围”。在履约要求方面,方案要求重点排放单位在2024年和2025年分别完成2023年度和2024年度履约工作。
二是对配额分配计算规则做出重要更新。将机组发电部分的基础参数由“供电量”改为了“发电量”,并“按照行业总体盈亏平衡、略有缺口的原则综合确定”本次配额分配基准值;同时,引入“调峰修正系数”,取消之前使用的“机组供热量修正系数”和“机组负荷(出力)系数修正系数”,并将“调峰修正系数”设置为65%,以准确反映现阶段我国火电机组的负荷率状态和调峰特性。
三是设置配额结转规则。配额结转规则对履约使用配额年限做出要求,即2023和2024年度履约可使用之前分配的配额,从2025年度及之后的履约只能使用结转的配额和后续发放的配额。在配额结转计算方面,配额结转数量与重点排放单位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之间的配额净卖出量有关。根据结算计算公式和相关要求可知,最优结转策略是配额有盈余的重点排放单位净卖出自有配额余量的40%。
配额结转规则的出台,有助于:(1)提升市场供应,缓解重点排放单位无处购买的困境;(2)提升全国碳市场交易活跃度;(3)减少碳市场配额盈余数量,确保全国碳市场扩容后行业间的公平性。在配额结转规则的要求下,结合此次方案配额计算规则和全市场配额盈余情况,预计全国碳市场碳价在2024~2025年间呈现一定下降趋势。
未来,在全国碳市场一年一履约的预期要求下,全国碳市场将保持全年一定的交易活跃度,缓解交易潮汐现象;同时,全国碳市场基础设施还需不断完善,以应对全国碳市场更加严格紧凑的时间要求。后续,建议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出台更长期的配额分配方案;同时,重点排放单位应有序开展履约准备工作,建立交易策略。
碳排放基准值
根据《方案》,300MW以上机组2023年的发电碳排放平衡值为0.7892 tCO2/MWh,基准值为0.7861 tCO2/MWh,相对于平衡值下降0.4%左右。300MW及以下机组平衡值为0.8048 tCO2/MWh,基准值为0.7984 tCO2/MWh。相对于平衡值下降0.8%左右。如果按照平均下降0.5%,总排放40亿吨来算,2023年配额总缺口约在2000万吨左右。2024年因缺乏平衡值数据暂不分析。
两年一履约变为一年一履约
相对于前两个履约期,其变动最大的一点恐怕要算履约由两年一履约变成一年一履约了。全国碳市场的前两个履约期(2019-2020, 2021-2022)都是两年一履约。而这次的《方案》中明确提到2024年12月31日完成2023年的履约,2025年12月31日完成2024年的履约。这一变动是有利于市场活跃度的。预计一年一履约也会成为以后履约期的标配。
有结转,无预支
根据《方案》,2023-2024年的履约可以无限制使用本年度及之前年份的配额。对于有配额富裕的企业,可以根据相关规则结转为2025年度配额用于2025年履约。对于未结转的配额将不再用于履约,相当于作废。而可结转的配额量计算规则与2024-2025年度企业净卖出的配额量有关,也就是卖得越多,可结转的量就越大,所以那些想做结转的企业需要可劲卖配额。但是卖多了,本来持有量就少了,也就没那么多配额可结转的。
取消了外购电力间接排放的履约
因为对于发电企业来说,外购电力的碳排放对于总排放量影响太小了,为了简化程序,聚焦核心问题,这次的配额发放取消了外购电力相关排放的影响。这一条对碳市场的影响不大,主要还是简化MRV规则,核查机构可以省点事。
配额发放基准由供电改为发电
以前的配额分配的基准值都是基于供电量的,现在改为发电量基准。两者的差异在于厂用电量的变化。关于这个改动在《方案》的编制说明中的解释是:由于与生产有关辅助设备的消耗电量难以准确核算核查,导致供电量也难以准确计量,数据质量风险大,故进行调整。
对于这一变动,最大的利好是核查机构,因为又省了不少事。而对于企业降碳来说未必是好事,一般来说厂用电量会占总发电量的5%~10%左右,小装机的热电厂会更高,甚至会达到30%。如此大的厂用电量差异也是这次改动的原因之一。只是如果把这部分的排放排除在碳市场之外,企业降碳可操作的空间小了许多,因为企业无法通过降低厂用电量来获得富裕配额了。
将机组负荷系数改为机组调峰修正系数
首先这个名字的改变就是释放一个信号,那就是燃煤电站负荷率下降主要原因是调峰,在双碳大背景下,燃煤电厂的负荷率肯定会越来越低。但这部分增加的排放并非企业自身的技术或者管理原因,而是为双碳做出的牺牲,应该受到鼓励。所以对系数的名称进行了调整,并对参与调峰多的企业予以配额方面的补偿,有利于长期参与调峰的低负荷电厂。